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2)-2019年政治-广东成教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是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和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辛亥革命以及后来多次斗争的失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北洋军阀对内专制独裁、对外卖国投降,造成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新的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会到来。中国新的生产力的增长,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由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和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而唤起的中国人民及其先进分子的新觉醒,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的形成,使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转变具备了政治、经济和思想条件。
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五四运动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从此,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就不再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中国的五四运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第二,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摆脱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追随者的地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强大的威力,发挥了主力军和领导阶级的作用,使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第三,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积极指导和推动运动的发展。第四,五四运动以后,革命的前途已不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共和国,而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虽然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都是相同的,但五四运动的指导思想、领导阶级、革命前途以及发生的时代条件,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都有了新的变化。其中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领导权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则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民主革命“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根本地改变了革命的面貌,引出了阶级关系的新调度,农民革命的大发动,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革命彻底性,由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在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
(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开创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领导权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际,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不懈探索的结果。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由于当时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以及由此决定的中国革命性质、特点等,缺乏明确认识,因而只笼统提出要领导无产阶级进行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任务和奋斗目标。显然,党的一大没有认清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重要性,实践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同时,必须确定现阶段革命的任务和相应的斗争策略。
根据列宁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要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解放民族压迫和封建束缚两大根本问题的理论。1922年7月,党的二大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大会指出,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第二步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党的二大分清了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但仍未认清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1923年6月,党的三大决定同中国国民党实行合作,以建立广泛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将如何处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但是,由于陈独秀主张“二次革命论”,认为中国民主革命只能以资产阶级为主体、革命胜利后先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然后无产阶级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党的三大并没有提出无产阶级应当掌握国民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此后,中国共产党投身于大革命运动,在反对党内错误倾向和同国民党右派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努力探索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1925年1月召开的党的四大突出的历史功绩是,明确地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也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但对如何实现无产阶级的领导权、特别是如何正确处理在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中的种种复杂问题,没有作出具体的回答;对政权和武装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仍缺乏足够的认识。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路线和基本理论的提出过程,体现了全党集体智慧结晶的特点。党的四大前后,瞿秋白、邓中夏、周恩来、刘少奇、彭湃、李大钊、蔡和森、恽代英等,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作了论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四大”的不足。特别是毛泽东在这期间发表的《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重要文章,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作出了特殊贡献。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并成功地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1928年召开的党的六大,正确地指出中国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现阶段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却又认为“民族资产阶级是阻碍革命胜利的最危险的敌人之一”。显然,这种“左”倾观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九一八事变以后,民族矛盾日益加深,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开始发生变化。1935年12月,在瓦窑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分析了当时国内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的变化,阐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可能的分化,强调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彻底解决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娴熟地处理了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对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思考和科学总结,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对象、动力、领导力量,完善和深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依据中国革命的新形势和新经验,相继发表了《论联合政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作出了完整表述。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gdxnh.cn/zhengzhi/5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