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成人高考】专升本复习资料语文--《灯下漫笔》(重点课文)
《灯下漫笔》(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鲁迅,本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在《新青年》开始用鲁迅笔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旨》 本文时代背景(重点,是掌握本文的一把钥匙) 本文发表于1925年,正是北伐战争的前夕,当时国内阶级斗争极为激烈。反动的文人为了阻挠青年投身到革命运动中去,就一再引导青年人钻进“故纸堆”去欣赏中国的历史。针对反动文人的这一企图,鲁迅先生写作了这篇杂文。 本文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反思与剖析,对中国现状的揭露,指出中国历史的黑暗,现状的残忍,号召青年创造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疑难词句》 1、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个太阳什么时候灭亡,我和你一起死。) 2、到现在还为我们爱国者所自栩。(自栩:自夸。) 3、常有兵燹。(兵燹:战乱。) 4、因此受了蛊惑。(蛊惑:迷惑。) 5、万姓胪欢。(胪:传告。) 《课文串讲》 全本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民族心理的角度,剖析中国历史。 第一层:(1——4自然段)写辛亥革命后,金融动荡,钞票贬值。百姓用高价兑现银元,明知吃亏,还满心高兴的生活实例,引出:中国人“极容易变成奴隶,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揭示了国民的思想弱点,即容易苟安,满足。 第二层:(5——11自然段)分析了被压迫的中国民众安于被奴役地位的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指出正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愚民统治,造成民众的奴性十足的民族心理。把历史形象地概括为两种时代,揭示出“太平盛世”的真相。 第三层:(12——14自然段)揭露复古主义者的本质:向往做奴隶的地位,是民族心理在作祟。号召青年创建第三样的时代。 第二部分,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剖析中国的现实,剖析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 第一层:(15——17自然段)通过一个日本作家的文章展示帝国主义对中国固有文明别有用心的赞颂。用现实和历史的事实揭露洋人赞颂的固有文明实际是“中国人用子女玉帛所做的奉献于征服者的大宴”。 第二层:(18——20自然段)分析中国固有文明的核心是封建等级制度。 第三层:(21——23自然段)揭示中国固有文明的内涵,就是保古守旧,苟活偷生。帝国主义赞颂中国固有文明的目的,就是反对中国现代化。结尾发出“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宴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 《学习要点与难点》 1、本文第一部分的中心论点: 对广大人民来说,历史是“想作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两者的交替循环。 2、本文第二部分的中心论点: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 3、本文两部分之间的联系。 两部分互相联系,对应统一。 第一部分,从民族心理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的历史;第二部分,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的现状。两部分互为因果(重点)。因为历史与现状,心理与文化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因果。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gdxnh.cn/yuwen57/4362.html